2025-04-21 09:29:19 | 宝箱网
每所大学在的招生简章里有。
填报志愿时考生必须按照招生计划填报报考的院校及专业代码,招生计划里面,院校及专业与代码都是一一对应的,不能乱填。
高考生一定会收到许多大学的招生简章,每个学校里的招生简章里就会有所有专业的代码。因为想要获得高考填志愿专业代码可以从用户感兴趣的大学的招生简章里来看到。
这样看来可以先报用户喜爱的专业,再找到对应的专业代码进行填写,这样也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总之对于高考填志愿专业代码的获得有多种方式,选择适合的就可。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地方专项计划是省属重点高校定向招收本省实施区域农村学生的简称,批次为地方专项计划,计划性质为非定向,执行我省本一文化控制线,设一志愿和二志愿,每个志愿能填报5所院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二志愿实行征集方式。
高考报名时,通过当地招生考试机构资格审核且已完成公示的考生,方可填报。否则填报的志愿无效。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校专项计划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四川省高校专项计划如何报名,怎样录取?解答来了!
宝箱网(https://www.bxgycfsb.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专项计划怎么看的相关内容。
1、首先,看专项计划,登录所报考的高校招生网站,查看是否有公布相关录取名单的通知。国家专项计划怎么录取 国家专项计划的学生在高考前要签订合同,如果成绩符合只能被签订合同的学校录取。要求很低,一般只要达到本科线就可以录取了,然后通过提前批次优先录取学生。 好处是免学费和住宿费还能低分录取,给那些在本科线边缘的学生一次读大学的机会。坏处就是需要去指定地区工作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改工作。 注意事项 国家专项计划有利也有弊。如果你的成绩并不是很好,又想考一个大学,那
中国海洋大学高校专项计划专业 2024年中国海洋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有材料类、财务管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等29个专业;2025年主要聚焦海洋、水产、环境三大领域,包括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水产养殖学、环境工程等专业。 2024年中国海洋大学在安徽、福建、甘肃等27个省市招收高校专项计划。2025年具体招生专业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2024年各专业在不同省份录取分数线有所差异,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报 报国家专项计划的条件如下: 1.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提前批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有关省份,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批次前开始投档录取,录取分数不低
西安邮电大学2023投档线 西安邮电大学2023投档线如下: 一、在本省: 1、西安邮电大学2023年在陕西省(普通类本科一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理科512分、文科493分。 2、西安邮电大学2023年在陕西省(普通类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511分。 3、西安邮电大学2023年在陕西省(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一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87分。 二、在
高校专项报名流程 高校专项计划 报名流程如下: 1、进入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的“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 2、输入 学信网 账号或扫码登录 (微信、支付宝登录仅支持个人用户使用,已有学信网账号点击微信或支付宝扫码登录;无学信网账号,可先注册学信网账号,然后再使用微信或支付宝登录); 3、进入后选择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4、查看高校专项计划报名后须知并同意; 5、确认个人
阳光高考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流程 阳光高考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流程如下: (1)申请报考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在4月25日前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完成报名申请。 (2)考生点击阳光高考网,进入,直接选择“报名登录”或“注册账号”即可参与高校专项计划报名。考生也可以直接点击学校名单查看相关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拓展资料如下: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是中华
国家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怎样录取 国家专项计划是为中央部门高校及各省重点高校定向招收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而设立的扶贫计划,其主要特点是在本科一批前进行招生。 录取时,国家专项计划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原则上按招生学校所在批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执行。若生源不足,将征集考生志愿,若征集志愿仍未完成,可根据缺额和生源情况,在同批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下适当降分投
2018年四川省那些大学有地方专项计划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高校专项计划,又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2020年参加高校专项计划需要同时具备
2025-02-16 19:28:33
2024-06-20 23:34:33
2024-07-15 12:17:49
2024-12-31 00:40:53
2024-04-23 06:02:43
2024-08-05 11:10:34